标 题: | 乌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乌海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的通知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4391w/2025-04691 | 发文字号: | 乌财绩效〔2025〕366号 | ||||||
发文机构: | 乌海市财政局 | 信息分类: | 政策文件 | ||||||
成文日期: | 2025-05-30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5-05-30 17:00:45 | 废止日期 | 公文时效: | 现行有效 |
乌财绩效〔2025〕366号
各预算部门(单位)、各区财政局:
为深入推进我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根据《乌海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乌海政发〔2021〕30号)等精神,我们制定了《乌海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执行。执行中有任何问题或改进建议意见,请及时与市财政局反映。
附件:乌海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
联系人:麻 鑫
联系电话:0473-2028415
乌海市财政局
205年5月30日
附件
乌海市本级部门预算
绩效目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市本级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和效率,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内财监〔2019〕1343号)、《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本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的通知》(内财预〔2016〕1822号)、《乌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乌海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乌海政发〔2021〕30 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预算管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绩效目标是指财政预算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绩效目标是建设项目库、编制部门预算、实施绩效监控、开展绩效评价等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绩效目标:
(一)按照预算支出的范围和内容划分,包括基本支出绩效目标、项目支出绩效目标、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基本支出绩效目标是指市本级部门(单位)预算中安排的基本支出在一定期限内对本部门(单位)正常运转的预期保障程度。一般不单独设定,但需纳入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统筹考虑。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是指市本级部门(单位)依据部门职责和事业发展要求,设立并通过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年度执行中追加的用于支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支出,以及部门(单位)申请使用的中央、自治区对我市专项转移支付,在一定期限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
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是指市本级部门(单位)按照确定的职责,利用全部部门(单位)预算资金在一定期限内预期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
(二)按照时效性划分,包括中长期绩效目标和年度绩效目标。
中长期绩效目标是指市本级部门(单位)预算资金在跨度多年的计划期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
年度绩效目标是指市本级部门(单位)预算资金在一个预算年度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
第四条 绩效目标管理是指市财政局和本级部门(单位)以绩效目标为对象,以绩效目标的设定、审核、批复、监控、评价和结果运用等为主要内容所开展的预算管理活动。
第五条 绩效目标的管理对象是纳入市本级部门(单位)预算管理的全部资金。
第六条 绩效目标一经批复,作为建设项目库、编制部门预算、执行项目预算、实施绩效监控、开展绩效评价等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七条 市财政局和本级部门(单位)是绩效目标管理的主体。绩效管理工作具体由市财政局统一组织,按照财政部门、本级部门、预算单位分级管理的原则实施。
第八条 市财政局职责:
(一)负责市本级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总体组织指导工作;
(二)制定绩效目标管理工作规范,明确绩效目标管理工作要求;
(三)健全完善配套专家库、中介机构库、指标体系库,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四)指导监督绩效目标申报工作,审核和批复绩效目标;
(五)指导督促市本级部门(单位)依据绩效目标开展绩效目标运行监控,组织实施重点绩效评价或再评价;
(六)依据绩效目标管理情况,确定绩效目标具体应用方式。
第九条 市本级部门职责:
(一)作为本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部门管理财政资金的预算绩效目标编制、审核、汇总和上报等工作;
(二)按照市财政局下达、批复的审核意见,修正调整预算绩效目标,完成本部门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组织、指导所属单位的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并批复绩效目标;
(三)组织开展本部门(单位)的绩效目标自评工作,并配合市财政局开展绩效目标评审工作,落实市财政局下达的整改意见,根据结果改进并加强预算支出管理;
(四)组织实施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指导本部门所属单位开展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
(五)其他职责。
第十条 市本级部门所属单位职责:
(一)负责本单位管理财政资金的预算绩效目标编制、审核、修正、调整上报工作;
(二)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在申请预算时同步设定绩效目标,填报《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和《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表》实施完成所承担项目的预算绩效目标;
(三)其他职责。
第三章 绩效目标的设定
第十一条 绩效目标设定是指市本级部门(单位)根据部门预算管理、项目管理和绩效目标管理的要求,编制绩效目标并向市财政局或本级部门报送绩效目标的过程。未按要求设定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且不按要求调整的项目支出,不得纳入项目库管理,也不得申请部门预算资金。
第十二条 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绩效目标由市本级部门(单位)设定。
(一)部门(单位)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在申报部门(单位)预算时同步编制,并按要求提交市财政局。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在申报部门预算时同步编制,并按要求提交市财政局。
(三)除年度部门(单位)预算中安排的项目支出外,市本级预算安排支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支出,以及本级部门(单位)申请使用的中央及自治区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按要求随同项目申请提交市财政局。
(四)纳入市本级部门(单位)项目库管理的项目,在该项目纳入项目库之前编制,按要求随同纳入项目库申请提交市财政局。
(五)纳入财政中期规划管理的项目,在该项目纳入财政中期规划管理之前编制,按要求随同中期财政规划提交市财政局。
第十三条 绩效目标要能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预期产出和效果,并以相应的绩效指标予以细化、量化描述。主要包括:
(一)预期产出,是指预算资金在一定期限内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情况;
(二)预期效果,是指上述产出可能对经济、社会、环境等带来的影响,以及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对该项产出和影响的满意程度等。
第十四条 绩效指标是绩效目标的细化和量化描述,主要包括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等。
(一)产出指标是对预期产出的描述,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等。
(二)效益指标是对预期效果的描述,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等。
(三)满意度指标是反映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的认可程度的指标。
第十五条 绩效标准是设定绩效指标时所依据或参考的标准。一般包括:
(一)历史标准,是指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等;
(二)行业标准,是指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等;
(三)计划标准,是指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
(四)市财政局认可的其他标准。
第十六条 绩效目标设定的依据包括:
(一)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部门职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或项目规划;
(三)市本级部门(单位)中期财政规划;
(四)市财政局中期规划和年度预算管理要求;
(五)相关历史数据、行业标准、计划标准等;
(六)符合市财政局要求的其他依据。
第十七条 设定的绩效目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指向明确。绩效目标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等要求,并与相应的预算支出内容、范围、方向、效果等紧密相关;
(二)细化量化。绩效目标应当从数量、质量、成本、时效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采用定性表述,但应具有可衡量性;
(三)合理可行。设定绩效目标时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符合客观实际,能够在一定期限内如期实现;
(四)相应匹配。绩效目标要与计划期内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与预算确定的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
第十八条 绩效目标申报表是所设定绩效目标的表现形式。根据绩效目标申报范围,分别按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和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填报。
(一)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包括:年度部门(单位)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市本级预算安排支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支出绩效目标;本级部门(单位)申请使用的中央及自治区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详见附1-附4);纳入市本级项目库管理的项目绩效目标和财政中期规划管理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按照确定格式和内容填报,纳入部门(单位)预算编报说明或项目申请内容及说明中。
(二)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按照确定格式和内容填报,纳入部门(单位)预算编报说明中。
第十九条 绩效目标设定的方法包括:
(一)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设定。
1.对项目的功能进行梳理,包括资金性质、预期投入、支出范围、实施内容、工作任务、受益对象等,明确项目的功能特性。
2.依据项目的功能特性,预计项目实施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确定项目所要实现的总体目标,并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述。
3.对项目支出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分解,从中概括、提炼出最能反映总体目标预期实现程度的关键性指标,并将其确定为相应的绩效指标。
4.通过收集相关基准数据,确定绩效标准,并结合项目预期进展、预计投入等情况,确定绩效指标的具体数值。
(二)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的设定。
1.对部门(单位)的职能进行梳理,确定部门(单位)的各项具体工作职责。
2.结合部门(单位)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年度主要工作任务,预计部门(单位)在本年度内履职所要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将其确定为部门(单位)总体目标,并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述。
3.依据部门(单位)总体目标,结合部门(单位)的各项具体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确定每项工作任务预计要达到的产出和效果,从中概括、提炼出最能反映工作任务预期实现程度的关键性指标,并将其确定为相应的绩效指标。
4.通过收集相关基准数据,确定绩效标准,并结合年度预算安排等情况,确定绩效指标的具体数值。
第二十条 绩效目标设定程序:
(一)预算单位设定绩效目标。申请预算或项目资金的基层单位按照要求设定绩效目标,随同本单位预算或项目申请提交上级单位;根据上级单位审核意见,对绩效目标进行修改完善,按程序逐级上报;
(二)本级部门(单位)设定绩效目标。本级部门按要求设定本级支出绩效目标,审核、汇总所属单位绩效目标,提交市财政局;根据市财政局审核意见对绩效目标进行修改完善,按程序提交市财政局。
第四章 绩效目标的审核
第二十一条 绩效目标审核是指市财政局或本级部门对相关部门或单位报送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查核实,并将审核意见反馈相关单位,指导其修改完善绩效目标的过程。
第二十二条 按照“谁分配资金,谁审核目标”的原则,绩效目标由市财政局或本级部门按照预算管理级次进行审核。根据工作需要,绩效目标可委托第三方予以审核。
第二十三条 绩效目标审核是部门预算和项目审核的有机组成部分。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市财政局或本级部门应要求报送单位及时修改、完善。审核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预算编审下一步预算流程或项目库。
第二十四条 市本级部门对所属单位报送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和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进行审核。
第二十五条 市财政局根据部门预算和项目审核的范围和内容,对本级部门报送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纳入市本级项目库项目绩效目标进行审核。
第二十六条 绩效目标审核的主要内容 。
(一)完整性审核。绩效目标的内容是否完整,绩效目标是否明确、清晰。
(二)相关性审核。绩效目标的设定与部门职能、事业发展规划是否相关,是否对申报的绩效目标设定了相关联的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是否细化、量化。
(三)适当性审核。资金规模与绩效目标之间是否匹配,在既定资金规模下,绩效目标是否过高或过低;或者要完成既定绩效目标,资金规模是否过大或过小。
(四)可行性审核。绩效目标是否经过充分论证和合理测算;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并能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综合考虑成本效益,是否有必要安排财政资金。
第二十七条 对一般性项目,由市财政局或本级部门结合部门预算和项目管理流程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对社会关注程度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关系重大民生领域或专业技术复杂的重点项目,市财政局或本级部门可根据需要,组织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共同参与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第二十八条 对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审核,采用“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审核表”。其中,对一般性项目,采取定性审核的方式;对重点项目,采取定性审核和定量审核相结合的方式。
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中期财政规划绩效目标等的审核,可参考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审核工具,提出审核意见。
第二十九条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审核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作为项目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因素。审核结果为“优”的,直接进入下一步预算和项目安排流程;审核结果为“良”的,可与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协商,直接对其绩效目标进行完善后,进入下一步预算和项目安排流程;审核结果为“中”的,由相关部门或单位对其绩效目标进行修改完善,按程序重新报送审核;审核结果为“差”的,一律不予安排预算。
第三十条 绩效目标审核程序:
(一)市本级部门(单位)审核。本级部门(单位)对下级单位报送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并反馈给下级单位。下级单位根据审核意见对相关绩效目标进行修改完善,重新提交上级单位审核,审核通过后按程序报送市财政局;
(二)市财政局审核。市财政局对本级部门报送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并反馈给本级部门。本级部门根据市财政局审核意见对相关绩效目标进行修改完善,重新报送市财政局审核。市财政局根据绩效目标审核情况提出预算和项目安排意见,随预算和项目资金一并下达本级部门。
第五章 绩效目标的批复、调整与公开
第三十一条 按照“谁批复预算,谁批复目标”的原则,市财政局和本级部门在批复年初部门预算或调整预算、项目资金以及财政中期规划和项目库时,一并批复绩效目标。
(一)市财政局在批复下达部门预算时,将审核确认的预算内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和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批复给本级部门。本级部门将市财政局批复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批复给所属预算单位。
(二)市本级预算安排支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支出,在下达资金文件时同步批复绩效目标。
(三)纳入市本级项目库管理的项目,在纳入本级项目库的同时,随同下达项目库文件同步批复绩效目标。
(四)纳入财政和部门中期规划管理的项目,在规划中同步列示相关绩效目标。
第三十二条 绩效目标批复后,一般不予调整。预算执行中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的,应按照绩效目标管理要求和预算、项目调整流程报批。各部门(单位)自行调整的未经市财政局审核备案的绩效目标,不能作为项目支出预算执行以及绩效评价和绩效奖惩的依据。
第三十三条 市本级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除涉密内容外,逐步将有关绩效目标随同部门预算在门户网站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各区财政局、市本级部门(单位)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绩效目标管理办法,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系统导出)
2.部门整体绩效目标表(系统导出)
附件1 | |||||||||
XXX项目绩效目标表(系统导出) | |||||||||
(20XX年) | |||||||||
项目名称 | XXX | ||||||||
项目类别 | (XX)XXX | ||||||||
归口科室 | (XX)XX科 | ||||||||
主管部门 | (XXX)XXX部门 | ||||||||
实施单位 | (XXXXXX)XX单位 | ||||||||
投入目标 | 资金来源 | 年初安排金额(万元) | |||||||
资金总额 | XX | ||||||||
其中: 财政拨款数 | XX | ||||||||
其他资金 | XX | ||||||||
年度目标 | XXX | ||||||||
绩效指标(权重分值90分,其中产出指标权重分值50分,效益指标权重分值30分,满意度指标权重分值10分)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性质 | 指标方向 | 目标值 | 计量单位 | 分值 | 备注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
产出指标 | 质量指标 | ||||||||
产出指标 | 时效指标 | ||||||||
产出指标 | 成本指标 | ||||||||
效益指标 | 经济效益 |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 | ||||||||
效益指标 | 生态效益 | ||||||||
效益指标 | 可持续影响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附件2 | ||||||||
部门整体绩效目标表(系统导出) | ||||||||
部门名称及编码 | ||||||||
业务处室名称 | ||||||||
年度目标 | ||||||||
年度主要任务 | 任务名称 | 主要内容 | ||||||
年度主要任务 | 基本支出 | |||||||
项目支出 | ||||||||
资金信息 | 资金来源 | 年初安排金额(万元) | ||||||
其中: 财政拨款数 | ||||||||
其他资金 | ||||||||
资金总额 | ||||||||
绩效指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性质 | 指标方向 | 目标值 | 计量单位 | 备注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
质量指标 | ||||||||
时效指标 | ||||||||
成本指标 |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 | |||||||
可持续影响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