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 人间重晚晴
——我市老龄事业蓬勃发展
漫步乌海,每当晨曦初露或是华灯初上,在我市各个广场、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三五成群休闲健身的老年人,他们或凝神专注地收听音机,或动作娴熟地打太极,怡然自得中显示了老人们对生活的自信,也折射出了我市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这是我市不断夯实老龄工作、丰富老年人生活的结果。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始终坚持“抓点、连线、铺面”的工作方法,不断推进全市孝老敬老助老养老事业深入发展和老年文化事业繁荣,全心全意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文明风尚深深地扎根在乌海。服务网络越织越密
为了全面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让更多的老年人得到实惠,我市在卫生、文化、健身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逐渐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养老服务道路。 我市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不断拓展养老、医疗保障渠道,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目前,我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0家、农区养老中心10个、互助幸福院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2家,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的全方位服务;而市老年大学、市老年体协、市老年艺协的办公活动场所也在不断改善,成为市区老年人活动的好去处;海勃湾区中医院与海勃湾区4个社区建立医共体,各大医院与老年公寓相互配套,形成市区集居住、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疾病护理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机构。 为了强化老年人服务保障,我市先后出台了60岁以上老年人优待补助资金、80岁以上高龄津贴、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市区公交车及特殊老年人按年龄段进行普查建档,并对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启动12349为老服务信息平台,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免费发放专用智能手机并补贴话费。同时,我市引入社会中介组织承接运营服务,提供助餐、助医、助购、助急等服务,实现居家老人各类需求的快速回应,切实给老年人带来实惠,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了养老服务业发展。 为形成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每逢年节,我市主要领导都会带头走访慰问老干部及百岁以上老人,同时还积极开展敬老助老服务和送温暖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和青年义工不定期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洗衣做饭、清洁卫生,得到了群众的赞许。 同时,为发挥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孝老敬老助老养老事业深入发展,去年,我市从创建评选表彰奖励活动入手,按照自治区要求,开展了“敬老孝星”“敬老文明号”、老年宜居社区、优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协会创建评选活动,表彰奖励了56名孝敬老人的好儿女和好媳妇、16个敬老助老的文明单位、3个老年宜居社区、12个优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3个优秀基层老年协会,并给予扶持资金。通过以评促建、以奖代补等形式,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极大地激发了个人家庭、窗口单位、社会各界及为老服务组织敬老助老的动力。保障老人生活无忧
按时发放高龄补贴和长寿补贴,是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重要举措。从2011年开始,我市为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普惠发放高龄津贴,发放标准为80周岁至99周岁每人每月100元,100周岁及以上从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600元。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高龄津贴3929.4万元,其中2016年发放6627人共计711.98万元。老党员张志龙说:“现在老年人有社区管理,能组织老年人参加一些活动,打扑克、下象棋、扭秧歌、唱歌等,社区党支部对老年人特别关心,老党员、家庭生活困难的都能得到慰问,老年人有什么事儿都找社区,现在我们都参加社区党支部的学习,确实挺不错的。” “老年卡”“老年卡”……在我市大街小巷穿行的公交车上,每天都可以听到老年人乘车时刷老年卡的声音。 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只是我市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为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多实惠,我市从老年人就医看病、体检保健、参观游览、文体健身、法律援助和出行旅游等方面先后制定了20多项优惠和减免费用的优待项目。今年4月,我市为老年人全额购买一份保费15元、保额2.5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凡具有我市户籍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均可享受到政府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服务。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乌海分公司副总经理马利敏说:“我们积极落实我市优惠政策,为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政府给老百姓带来的惠民政策。”老年生活其乐融融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市以“乐龄工程”为抓手,扶持培养基层老年协会发展壮大,让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到文体健身和社会公益活动中,老年精神生活不断丰富。“我们老姐妹们每天就爱凑在一起唱唱歌,这不社区还给我们提供了教室,还有音响设备啥的,真是为我们老年人想得挺周到的。”在海勃湾区海馨社区活动室内,77岁的李继兰乐呵呵地对记者说道。为营造“老有所乐”的生活环境,我市各街道办事处高标准建设了老年活动基地,配备了图书室、棋牌室、健身器材等设施。“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社区老年人协会,组织举办多种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体健身活动,让全社会都参与到助老爱老敬老中来。”市民政局副局长皇甫永利说。 传播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文化修养,让他们学到老、用到老、乐到老。近年来,我市老年文体活动的深入开展满足了许多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全市各级各类老年协会已发展到149个,他们全年组织举办文体赛事和社会公益活动500余场次。各级各类大大小小的老年协会常年活跃在市、区文体中心、健身场馆、社区综合活动中心和公园、广场等处,老人们打造出一道道“精神文明风景线”。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段维娜 摄)
练习书法,静心养生。(段维娜 摄)
凤凰岭街道办新城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宣传。(段维娜 摄)
几位老人下着象棋,享受着博弈的乐趣。(曹艺 摄)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