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诈骗分子冒充各种金融、电商平台的“客服人员”,用专业术语如“影响个人征信”“注销贷款”“消除贷款记录”等进行诱骗,引导受害人“屏幕共享”将贷款后的资金转账到指定的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1典型案例
近日,张某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声称“张某在该银行有一笔违规贷款需尽快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张某因在该银行确实有贷款,便轻信了对方,按照对方提示,下载了某会议APP,进入会议房间后,又按对方要求开启了屏幕共享。紧接着,对方给张某发了一个网址链接,称“李某需要点击该链接,进入该银行金融中心网站登记信息后,即可注销违规贷款。”张某进入该网站后,按对方指示登记了自己的身份信息以及名下的银行卡号、账户余额。紧接着,对方以“核查张某征信状况,需要冻结张某的银行卡,为了避免出现资金损失,需张某将卡里余额都转到“安全账户”进行暂管”为由,诱骗张某转账,并承诺第二天如数退还。张某信以为真,便将卡里的6万元全部转到“安全账户”。第二天,张某发现自己没有收到退款,这才察觉自己被骗,遂报警。
2案例分析
3温馨提示
1.按时偿还银行贷款,不会影响个人征信,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个人征信,个人可以按要求自行查询个人征信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不会以短信、电话或邮件等方式向个人告知涉及贷款、金钱或者其被纳入黑名单的信息。请社会公众警惕“消除不良征信”,切勿随意点击相关链接进行认证或账户交易,谨防上当受骗!同时,对于存疑的事项,及时登录官方平台或向官方客服咨询证实!
上一条:
下一条: